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牛奶咖啡饮料的稳定性研究(四) 在牛奶咖啡饮料中添加乳化剂!

牛奶咖啡饮料的稳定性研究(四) 在牛奶咖啡饮料中添加乳化剂

时间:2025-05-12 12:00:32 来源:艺彩云栈 作者:焦点 阅读:512次

在牛奶咖啡饮料中添加乳化剂,牛奶可以防止在均质中被打碎的咖啡脂肪球重新聚集,保持牛奶咖啡饮料中的饮料研究脂肪稳定地分散于液体中,以保持产品品质稳定。稳定性综合分析5组样品的牛奶稳定性,乳化稳定效果较好的咖啡为羟基化大豆磷脂

3、饮料研究不同增稠剂对产品稳定性的稳定性影响

(1)目测观察结果

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的目测观察结果如图7所示。

 

b1

从图7可以看出,牛奶添加黄原胶样品的咖啡浮油层厚度及乳清析出厚度得分最低,其稳定性状态最差,饮料研究其他三种胶体目测观察得分差别不大,稳定性需要利用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。牛奶

(2)粒径分析结果

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粒径分布结果如图8所示。咖啡

分析4组样品的饮料研究平均粒径D值,可以看出添加黄原胶和卡拉胶的样品平均粒径都在20μm以上;相比之下添加结冷胶和MCC样品的平均粒径小很多。分析其粒径分布趋势,添加黄原胶样品大约在28μm处有一个峰,说明蛋白质分子发生了聚集,粒径明显增大,因而产生了沉淀;添加卡拉胶样品的粒径分布趋势与黄原胶类似,但在其右端有小部分突出,且其峰的中心位置约在10μm处;添加结冷胶样品粒径分布存在两个峰,说明样品粒径均匀性不好;添加MCC样品的粒径分布主体部分在0.1μm~1μm的范围内,在10Hm附近有很小的凸起,整体的粒径分布是连续的。结合平均粒径大小结果分析来看,添加MCC样品和结冷胶样品的平均粒径比较小,但由于差距不大,稳定性的判断还需要结合离心沉淀率、LUMi来进行分析。
 

b2

b3

3、离心沉淀率及LUMi分析结果

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的离心沉淀率和LUMi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。
 

b4

从图9可以看出添加结冷胶样品和MCC样品的斜率较其它两种样品更低,且5组样品的离心沉淀率结果显示添加结冷胶样品和MCC样品的大颗粒沉淀更少,因此这两个样品的稳定性更好。接下来结合LUMi图谱进一步分析稳定性。

图10中左图对应添加结冷胶样品,具体分析其透光率图,最右侧(即样品管底部)有一块阴影,说明在离心过程中随着离心程度的加大,样品管底部区域透光率逐渐增大,说明体系内部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不太好;右图对应添加MCC样品,其整体的透光率变化很小,MCC与咖啡粉颗粒高度凝聚成聚集体,而聚集体与奶液问的相互作用减弱,因此体系内部颗粒即使在离心作用下也能维持均匀性,说明添加MCC样品的稳定性较好。

 

b6

通过目测观察、粒径和LUMi的分析结果,综合分析,可以确定MCC具有更好的增稠稳定效果。

三、结论与展望

1、实验结论

利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Fuge结合目测观察法、粒径分析法、离心沉淀率测定方法,筛选确定了对牛奶咖啡乳饮料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剂:磷酸盐选用六偏磷酸钠,乳化剂选用羟基化大豆磷脂,增稠剂选用MCC。

2、实验展望

本课题主要针对单一品种磷酸盐、乳化剂、增稠剂进行研究,但在实际的产品生产中,常常使用复配稳定剂,单一食品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改善存在一定局限性,因此经常对单一的食品稳定剂进行复配。两种或两种以上食品稳定剂复配使用,可以充分发挥稳定剂的作用,其协同增效效应可以赋予产品更好的品质。
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添加剂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
相关链接:大豆磷脂黄原胶磷酸盐六偏磷酸钠

(责任编辑:娱乐)

相关内容
  •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.4%
  • 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体制建设
  • “温暖服务在鹤壁”消费体察活动举办
  • 安徽:今年上半年新设各类经营主体超70万户
  • 收评:沪指窄幅震荡微涨 两市成交额仅6000亿
  • 维氏气单胞菌中介导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大蒜提取物的干扰作用(三)
  • 安全伴我 与你“童”行——江苏溧阳开展“我是小小市监员”暑期安全主题活动
  • 第三方实验室应用新方法检测能力确认的一般过程(二)
推荐内容
  •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日内瓦将继续进行
  • 安徽“合肥龙虾”入选十二省市重点地理标志保护名录
  • 江西启动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试点
  • 中国居民市销售加工食品中钠摄入评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
  • 宿松县直工委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宿松新闻网
  •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约谈连锁食品销售企业:不得销售经水淹或来历不明的食品